导读: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,才是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关键。面对孩子行为不当,家长先不要问“怎么办”,而是先问“为什么”。 一位爸爸为了孩子的问题行为请教圈里的知名老爸——汉普爸爸。却得出孩子问题行为是“矫正”搅出来的结论,让人很是惊奇。

  一位爸爸的留言:

  “汉普爸爸,您好,我儿子今年也八岁了,他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严重。这些日子我一直在调阅您的微信文章,受益匪浅。因为您也是一位星爸,所以阅读您的文字我特别有感触,特别佩服您的智慧和对事物深刻的洞察力。

  孩子三周开始说话,机构也去过,幼儿园也陪读过。确实像您说的,我感觉把单纯的自闭症孩子变成了自闭症加“神经病”。孩子在能够仿说后遇到了瓶颈,现在有少量的主动语言。

  情绪和行为较为严重,我知道这是源于孩子的思维没有进一步的提升。他现在的表现十分“叛逆”。比较严重的有几个方面:

  1、通道堵着不可能接受外界信息

  正如您在文章中说的,孩子的通道都是堵着的,所以不可能接受外界的信息。对他讲啥很不容易接受,有的可能听不懂,有的可能听不进去,由此而产生了攻击行为。比如现在所出现的比较极端的吐口水行为,这已经有两年多了,我十分苦恼。现在吐口水十分频繁,有的是还击你对他的否定,有的是为了引起注意,还有的可能还有刺激。他会直接正面朝我脸上吐,讲了没用,讲道理更讲不通,于是便采用忽视,但这也改变不了他,下次依然如此。亲子关系如此糟糕是我未曾想到过的,我深深反思自己。曾经在机构,在家里,我都一直逼他做桌面学习,态度上也是比较强势。在机构里,有的感统老师甚至对孩子进行体能上的惩罚,因为我自己辞职带孩子,所以压力也非常大,也时不时打骂孩子。现在想来孩子越来越封闭自己跟这些都有很大很大的关系。

  2、最爱玩爬书架柜子及电源插头

  如果让孩子自由玩耍,他最爱玩的就是爬书架柜子以及电源插头。爬到书架或者是柜子的顶上,然后把书或者是衣服统统扫到地板上。我在想房间搞的乱七八糟他的心是不是就很满足了?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往上爬。至于玩电源插头,他看到我充电就想拔掉。空调插头也是,他一插进去,听到“滴”一声后再拔掉,说了他是不会听的。

  3、会独自入睡

  他会独自入睡。但每次我进去看他时发现他都是裸睡,而后我帮他穿上衣服他也能接受。我猜想这是不是长期压抑后想释放?

  4、思维世界混乱没有规则

  他的思维世界是混乱的,是没有规则的。比如他会在自家的汽车上拉小便,全裸。再如他在吃饭时会拿起东西边走边吃,一直在讲却依然如此。

  所以我一直在想,通道问题没有解决是真的走不出孤独,可是他做的很多都是违反常规的事情。您说的会满足孩子的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,可是我要如何在满足孩子与建立规则之间建立联系呢,我一直在琢磨,可又没有更好的办法。我觉得这需要技巧,这需要智慧。恳请您给予指点,谢谢!”

  汉普爸爸的回复:

  我觉得,自从有一个孤独症孩子后,我们的眼光也出现了问题,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不对劲了,原来不在意的现在开始在意了,原来对劲的现在也不对劲了。不对劲怎么办呀?那就矫正!如何矫正?阻止不让孩子那样行为,这样最坏的办法最被家长常用!如果孩子从小就这样被对待,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行为,为什么呢?因为他被堵疯了,他的问题行为都是被堵出来的。

 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被堵死的命运,他会以最强大的力量试图走出去。你想一想,你要这样别人堵你,你要那样别人堵你,你能不疯吗?别人会说你做的是错的,所以堵你呀,是为了矫正你!可是你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呀,如果你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,你就有自我矫正的一些能力。更何况你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,或者你看到里面对的部分,结果别人就否定你,你能不生气吗?为什么人总是习惯给自己找理由呢?就是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对的,这就是负强化找正理由。

  我记得六年前,汉普刚是这样时,我看到一位爸爸给他孩子列出的“十不准”,第一、不准…;第二、不准…;第三、不准…;…,第十、不准…。具体不准什么,我已经记不清楚了,当时我也压根就没有心思去记。六年时间弹指一挥间,我们的孩子都长大了,他的孩子现在是什么状态呢?

  与其说这些年我在矫正孩子,不如说这些年我在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权利。有一位家长严厉地指责我宠孩子,是的,我心底里是宠孩子的,我真的还没有过多考虑自闭症这个问题。我曾经对孩子妈妈说“我宠死他算了,也不做什么矫正了”。我想不能因为他是自闭症就不再宠他了。他还是个小孩子,我想宠自己的孩子。还有一点我特别注意,如果孩子的能力上不来,这样的庞其实是害孩子。既宠孩子又能不断提升他的能力,才是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权利,所以尊重一个人不是一个理念,而是一个技术。如果没有技术,就谈不上尊重。

  汉普的心与外界通了,所以汉普通畅了。一个人如果通畅了,他是不是自闭症我觉得都无所谓吧,通畅比自闭的矫正更重要。我想矫正不就是为了通畅吗?矫正总不是为了堵慌孩子吧。不管什么矫正不矫正的,我觉得让孩子通畅就是人性化,不让孩子通畅就是反人性的。如果一个人与外界之间没有通道或者通道是被堵着的,这个人能不疯吗?如果一个人体内血管,里面到处被疙里疙瘩堵着的,他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呢?这是一种生不如死、想死死不了的生存状态。

  我承认也接受孩子是自闭症,他永远是一个自闭症,但我只想让一个自闭症孩子活得更通畅一些,在我和他生命共同的历程中,我想让他有人性地活着,我没有想着矫正他什么,我只是不断给他正能量,让他自己由心而外地散发出本来的东西,我想我应该这样尊重他作为一个人。我完全可以畅想未来!

  一个孩子被堵几年后,孩子会被堵出了更多更强烈的问题行为,直到家长没有能力堵得住了,家长就崩溃了。当家长崩溃了,回头再找解决的办法时,已经时过境迁了。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就看如何开头,开头布不好局就会一路糟糕到底。这和下围棋一样,在开始之时就要有胸中有全局,但全局观念是从实践中来的呀,没有开始实践怎么可能有全局观呢?这就是辩证法。一天天在实践,一天天在总结,这是我提升自己水平的武器。如果不总结,就不可能有进步。只有不断总结,才能不断发现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,才能不断领悟ABA之精髓,才能不断上层次,才能不断有全局观。

  我记得那时我刚发现汉普不对劲,我们去医院诊断为自闭症后,我就盯上他的行为了,因为自闭症需要行为矫正,我当时就记住了这句话。汉普仰着头眯眼睛,看起来象个傻子一样,我心理特别恐惧,我想一个聪明漂亮的孩子怎么突然间变成傻子了呢?他做这个行为,我就打他吓唬他。他不知道怎么回事,一个三岁多点大的孩子只是在惊恐中过日子,他知道的只是他害怕我,他知道的只是爸爸变了,原来那个爸爸再也没有了。他做这样的行为,他并不懂什么,我弹他脑门对着他大声叫喊,我想我的表情足以让他恐怖万分,他有时真的就这样尿裤子了,裤子就这样湿了,在电影中看到的被吓得尿裤子的情景真的在现实中出现了,事后我非常后悔。

  他那么大一点,他是自闭症,但他更是一个小孩子。他做那些行为,但他什么都不懂啊,我一幅绝望歇斯底里的恐怖样,只会让一个三岁大的孩子更加恐惧。一个正常的三岁大的孩子,他还是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啊,难道只是因为我的孩子自闭所以更加遭受到我的打击吗?我是他爸爸啊,如果一个小孩子连爸爸也让他恐怖,叫他如何活下去呢?他做错了什么呢?他变成自闭症,这不是他的错呀,他也不想这样的。但是因为他被自闭了,就开始遭受非人待遇了。当时,我还在想如何能吓他一吓,把神经吓回来他就好了。我开车他坐在后面到处找幼儿园,找机构,我回头看着他坐在后面他什么都不知道,而我回头泪流满面惊恐地看着他,把这样的恐惧都传递给他了,他原本就是一个小孩子。他傻傻地笑时,我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,传说中的手指印立即浮现在眼前。不知道是什么事情,我顺手拿一个衣架打在他大腿上,一团黑青永远留下来了,几年过去了,现在还有。别的家长做过的那些可笑的做法,我也做过,我们一样的可笑可怕无知残忍。我想好好扇自己几巴掌,我却下不了手。性格决定做法,即使我懂很多道理,我的做法依然在透露出我的个性中的阴暗面,我需要不断反省自己,不断残忍地割切自己,我做对了,孩子就对了。曾经听我博导说过一句话“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”。我要不断地走向更精细更正确的方向,我必须不断地割掉自己的问题行为。

  在《家长不要第二次伤害孩子》这篇文章中,大宝是一个普通孩子,小宝是一个自闭症孩子,他们一起在充气城堡里面玩。大宝把小宝压在下面,小宝折腾一会起不来就咬了大宝一下,大宝放小宝起来,然后对小宝说要打他,小宝就歇斯底里大叫,小宝是一种很恐惧的样子。小宝爸爸过来问小宝“怎么了?做什么事情了?”小宝哭着说咬哥哥了,“这样做对不对?”爸爸这样问小宝。小宝说“我错了”,但小宝还是非常生气的状态。

  大宝压制小宝,这让小宝受到伤害。为什么这会成为伤害?因为小宝是自闭症,他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制。因为小宝的摆脱被伤害的方式不合适,于是遭到爸爸的教育,爸爸想让孩子以后不要咬人了。小宝承认自己错了,这是小宝遭受到第二次伤害。其实这是第三次伤害,第一次伤害是他被上帝咬了一口变成了自闭症。因为有了第一次伤害,就有了第二次伤害。因为有了第二次伤害,也就有了第三次伤害。看起来是在矫正孩子的行为,但是却没有理解孩子行为的合理性。如果看不到孩子行为的合理性,不能尊重这样的合理性,也就谈不上什么矫正。凡是不能用正性眼光看孩子行为而进行的矫正,都极可能塑造出更多的问题行为,因为这违反了正性思想。孩子虽然是自闭症,但是我们还要看出自闭中的合理性。在这个意义上说,问题行为就是这样“矫正”出来的。这其实是越矫越错,越矫问题越多。这个‘矫’字可以用‘搅’代替,就更能表达意思了。

  再来看本文开头那位爸爸所说的问题。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严重,经过多年干预,为什么行为和情绪更严重了呢?这样的干预是怎么做的呢?有堵必有一疏是差别强化,只堵不疏是负性行为,只疏不堵是正性思想。只堵不疏的结局就是使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更严重。只疏不堵,是需要研制一些工具的,就好象我们要疏导一条堰塞湖一样,我们得有一些如挖掘机这样的工具。我想让汉普能说一些词汇出来,我让他坐下来和我学,他不愿意。如果他不愿意而我非得逼着他坐下来,这就是堵他,我堵他还不是为了这些知识的进入吗?我没以上学能坐在课堂上为目标。他是一个自闭症,我想让他坐下来学会那些知识,但是他不愿意坐下来,我也不愿意堵他不让他跑开。我把知识做成视频放在手机上,汉普自己翻着看,我没有逼他,是他在自己主动看。当这些内容上去了,让他坐下来他就有坐下来的能力了,这时候才上堵给他一定的压力,这样的压力不会造成对他的伤害。压力对孩子造成伤害,是因为孩子的能力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,如果孩子的能力能承受了这样的压力,那这样的压力就不是伤害。这时候就是进入有堵有疏的阶段了,这是更让孩子进步的快车道。再后来就是堵多于疏,你做正事我不夸你,你做负事那是不行的,我现在对汉普就是进入这样的阶段,因为他已经有他的出口了,他必须行为上做到,不能只是你理解了就由着你的。这样的压力等于压弹簧,会让孩子蓄势而后飞快地进步。

  可以说,干预是要依次经过有疏、有疏有堵和有堵这三个阶段的,这三个阶段是有次序的,这样的次序是正强化、差别强化和负强化。但是如果把第三个阶段放到第一个阶段来做,就会朝着情绪和行为问题越来越多的方向前进。孩子有负性行为家长堵,孩子被堵出另一个负性行为,家长再堵,这就是堵上加堵一直在负强化出负性行为。

  孩子的能力提升过程是逻辑、行为到语言,但是也是被做反了。家长总是通过嘴巴说出语言,来矫正孩子的行为,甚至来告诉孩子事情里面的道理,这是徒劳的,而且会塑造出孩子的以后更多的问题行为和问题语言,为什么呢?因为最内在的逻辑没有在孩子内部扎根。我觉得次序应该是逻辑到行为再到语言,逻辑是树的根,行为是树干,语言是枝叶。七分力在根,二分力在树干,一分力在语言。家长不知道如何做根,就把十分力用在行为和语言上,而且非语言的行为也做不好,所以只是说教的家长是把十分力都用在语言上,结果头重脚轻的一棵树轰然倒地。逻辑通过非语言来传递,而且非语言里面也有从显到隐的一个次序,我是从最隐处做逻辑,无声胜有声音,无行为胜有行为。老子《道德经》里讲“无为而无不为,顺道而为”,我有点体会了。

  这位爸爸说到,“他会独自入睡。但每次我进去看他时发现他都是裸睡,而后我帮他穿上衣服他也能接受”。我觉得能接受处就接受,先做最清晰紧要处,这个做好了,灰色地带怎么办?孩子会有自己的内在看法和行为的,孩子会对灰色进行一分为二的。行为有黑、灰和白三个阶段或三种类型,黑是最不好的行为或部分,灰是模糊地带,白是好行为或部分。行为干预的次序是先找最黑的进行正性塑造,能不管的不要管,好的行为要保持。如果起初是黑行为也管,灰行为也管,孩子就不知道好歹了,家长不知好歹不知轻重,孩子如何能分化出思维呢。裸睡是什么行为呢?管还是不管呢?怎么管?什么时候管?

  孩子的行为违反常规,这是有一个塑造过程的,阶梯是什么?而且还存在家长的认知问题,违反常规的行为如果达到别人能接受的最低线,管还是不管呢?我们往往是把空间塞满了,不给孩子留余地,孩子没有了自主发展的过程了。

  结束语: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是折了翅膀的天使,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、理解与包容,有的时候,爱,并不难,这一秒就可以开始,下一秒就可以传递,关爱自闭症儿童,永远不晚点。同时,小编也想对所有星儿家长说,只有把心态调整好,不要怕别人异样的眼光,只有正视问题,才能解决问题,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你我同心,一起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吧,如果您感觉此篇文章对您有用,请记得把它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吧,您的一次分享,或许会帮助千万个星儿家长!

 


 

北京市小飞象训练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 Copyright © 2011-2013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咨询电话:010-88774932     18210552497 、13683349066     
邮箱:xfxkfzx@163.com   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路社区居委会东侧






 

Powered by PageAdmin CMS